• 当前位置:首页 科幻片 终点站

    终点站

    评分:
    0.0很差

    分类:科幻片其它2015

    主演:翟·寇特瑞,肯德拉·阿普尔顿,托德·拉桑斯,布伦·福斯特,史蒂芬·李·马奎德,亨利·尼克松,布伦丹·克莱金,文森特·阿德里安,威廉·埃蒙斯,克里斯托弗·斯特勒瑞,约翰·曼宁 

    导演:马克·费米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提示:如无法播放请看其他线路

    猜你喜欢

    • HD

      超感猎杀:完结特别篇

    • HD中字

      超能计划

    • HD

      机械战警(普通话)

    • HD

      蒙上你的眼:逃出巴塞罗那

    • 中英双字

      彗星来的那一夜

    • HD中字

      哈利·波特与死亡圣器(上)

    • HD中字

      2001太空漫游

    • HD

      太空运输

     剧照

    终点站 剧照 NO.1终点站 剧照 NO.2终点站 剧照 NO.3终点站 剧照 NO.4终点站 剧照 NO.5终点站 剧照 NO.6终点站 剧照 NO.16终点站 剧照 NO.17终点站 剧照 NO.18终点站 剧照 NO.19终点站 剧照 NO.20

    剧情介绍

      在一次差点丧命的车祸之后,大卫·张伯伦有了一个空前的发现。这一发现不仅将决定他的家人的命运,也将决定整个人类的命运。

     长篇影评

     1 ) 幸福是包括政治生活的全部

    电影的主题其实是颇沉重的,因为政权被推翻而不得不滞留在美国机场九个月的人,怎么看都是悲惨到不行。不知道祖国那边亲人在战乱中如何,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要在美国待多久,可是在机场那些可爱的人们帮助和点缀下,整个故事是这么可爱。老斯自己显然也没着力去写刻画Tom的无奈和无助,他肯定是有的,在这种举目无亲、语言不通的情况下,我不认为Tom的人物居然会神经大条到马上适应环境就这么在机场开始新生活的地步,只是我们所看见的他,不是那个方向而已。一直在等待的悲哀和茫然,被那些小小的幽默冲淡了。他有了朋友,他有了工作,他的听力越来越好(虽然口语还不是这么流利XD),他恋爱了……这个机场,并不是幸福的终点站,电影里面的人们都有着自己的幸福(也许除了机场BOSS……),他们也会烦恼也会流泪也被抓着小辫子,可是他们最后都微笑着欢送着Tom出门,脸上洋溢的,是幸福。
          电影中有着对美国式民主和自由的嘲讽,一个只是怀着个人目的前来美国旅游的游客,被限制了他所有的人身自由;而他在机场领导的恶意限制下,也丧失了所谓的民主。电影开头,却很自然的拿中国人开刷。我明白太多中国人对于美国的向往,可是这种向往在电影里却被恶意地进行了嘲讽,中国旅游团队在机场里开始企图闯关,因为他们被识破了偷渡的企图,当这帮中国人大呼小叫地跑在维克多的身后,我只是感到一种悲哀和遗憾。因为这个现象确实在西方国家中出现太多了。
            人要有理想和目标!在追逐理想和目标的时候,不要把这个过程看成是劳累的!要用幸福的角度来欣赏这个过程!也许这就是人生!然而实现理想和目标后,也许就是“幸福的终点站”!但也是下一个理想和目标的开始,下一个“幸福的始发站”!人生可能就是在乘坐“幸福路”汽车的不断的往返当中!但要用幸福的角度、感恩的角度!你才会感到这是“幸福路”!

     2 ) 《幸福终点站》有哪些细节打动了你 - 有原则有初心

    当初在看《土拨鼠之日》的时候,我一度把比尔·莫瑞错认为是汤姆·汉克斯大叔了,结果去找片花的时候,的确看到导演考虑过让汤姆·汉克斯出演男主,只是后来自己否定了这个想法,相比于土拨鼠的时间受限的背景设置,《幸福终点站》设置成了空间受限的情景剧。不过在我看来这片子没有《土拨鼠之日》拍的有深意,而且有点过于好莱坞口味。

    但是当我们从空间受限(先不考虑它的合理性,虽然听说也是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而来)的这个角度去解读和观看这部电影时,倒是有些科普的意味在里面,众所周知老美对于入境、移民、公民出生权限制(最近闹的沸沸扬扬的,特朗普大叔出台或者正在考虑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经常在被讨论,大概非法移民太多或者优越感比较强,去美国的签证不好办,要亲自去大使馆面签不说,过签率也是一半一半,不像去第三世界国家旅游,随便就是一个落地签免签什么的。

    当维克多因为旧政府被取缔而滞留机场的日子里,他学会开始慢慢适应住在机场67号门的生活,不仅找到了赚钱的营生、给自己买了新衣服、交了一批死党,还等到了爱的人(虽然最后没能在一起),阿米莉有她自己的规划和顾虑,每个人都有多面性的需要,空姐总是比较难缠的哈哈,不过这个精神上渴望浪漫的女人也从维克多那里得到了一些美妙的感觉,只是她下定决心离开维克多,回到老情人的怀抱时,找了个有点尴尬但听起来非常文艺,让人摸不着头脑,只有自己心里说得过去的借口:

    -You know what Napoleon gave Josephine as a wedding present? It was a gold locket. And on the inside he made an inscription.“Destiny.” 你知道当拿破仑和约瑟芬结婚的时候,他给了她什么礼物?一个金子做的小盒子,在盒子里面,他刻了一个字,”命运”

    是的,但是比起相信机场管理老大狄克逊的话,她并没有愚蠢地选择完全相信而不再理睬,而是当面和维克多对峙并明白了幕后的原因,只是到最后她还是选择了另外一种生活。一个39岁的女人要维持27岁的样子,没有钱怎么行呢?这就是美国这个国家的现实,所以我更会更喜欢《土拨鼠之日》中幸福的结局,男主为了幸福的生活决定跟女主留在一个他曾经非常讨厌的小镇。

    如果说这个电影有一个让我触动的点时,既不是维克多做了很多传奇好事成为受万人迷的桥段,也不是他为了哄女主开心而做了壁画喷泉,不是死对头狄克逊最后决定放弃整他的一时想通,也不是古普塔(老清洁工)为了制造混乱帮助他离开机场时“螳臂当机”的勇气。虽然每个人内心都有容易被激发的温柔与善良的闪光点,每个人一生中总有几次机会可以成为unsong hero。但是真正让我触动的是,维克多对于自己初心的坚持和备受考验的原则性。

    当狄克逊告诉他只要他愿意说“恐惧”回到自己的国家,他就可以被特殊照顾允许留在美国时,他说他害怕鬼,害怕吸血鬼,但是他爱自己的国家Krakozhia,毋庸置疑的爱,这从扒着电视机看新闻,知道国家平安后开欢庆会就能看出来。

    当狄克逊制造可以逃走的机会,还有小伙伴们说用装食物的小车或者装货车随时可以把他偷偷运出去时,他还是选择留在机场里。其实他只要一套跑,就落了成全了狄克逊想要让他被警察逮到然后让他消失在眼前的目的了。

    他知道自己是来做什么的:

    -My father die before Benny Golson write his name and send to my father.So I make him promise I keep promise.I promise I will go New York find Benny Golson,have him write name to put in can -And you’ve been living here so you could do this for your father? -Maybe I think he do it for me. You say you are waiting for something. And I say to you” Yes, yes, we all wait.” -What are you waiting for? -You,I wait for you.
    -还没有得到班尼·高尔森的签名,我父亲就去世了。所以我给了他一个承诺,我会遵守我的承诺。我承诺他我会去纽约,找到班尼·高尔森,得到他的签名并放进这个罐头里。 -你住在这里就是为了完成你父亲的遗愿。 -我现在想他这么做也是在帮我的忙,你说你总是在等待着什么,我对你说,是的,我们都在等待。 -那你在等什么呢? -你,我一直在等你。

    这是他的初心,即使后来萍水相逢的阿米莉亚婉拒了和他一起去纽约的邀请时,他也只是依然风度翩翩地保持了距离,在最后一次机场门口的相遇中一如君子地目送她离开。因为他要去纽约完成父亲的遗愿,爱就是克制不是么?

    只是中间有个小插曲,狄克逊拿机场那些工作人员的小把柄来威胁维克多,不让他进入纽约时,维克多选择了顺从地听话回老家。所以让我敬佩的是,这个人心里有个目标,但是他并不愚蠢冲动,也不木讷自私,他甚至对古普塔的误解辱骂也没有遗憾,他的内心那么强大,自带一杆秤,这就是我们很少人能做到的有原则地坚持,我们不是无原则地妥协了,就是太倔强了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从这个人物身上我又看到了一点点阿甘的影子。

    有的时候我们都太自以为是,觉得耍耍小聪明就可以投机取巧,但是真正的大智慧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最终上天会馈赠我们对应的结果,在这一世亦或是下一世。

     3 ) 破晓前的幸福

    凌晨五点半看完这部电影,窗外天已经蒙蒙亮。 《幸福终点站》,斯皮尔伯格导演,汤姆汉克斯主演,等一下,这不是《拯救大兵瑞恩》的阵容吗…… 片名是有够口水的,大概是因为这个原因才让我一直忽略掉这部片的,另一个译名叫做是《爱你无国界》,靠,主演必须是twins、谢霆锋之流才配得起这片名吧 虽然每天都在给别人放电影,自己却是几乎快半年没静下心看过一部完整的片子了,每天就追着看康熙来了国光帮帮忙这种我只要负责傻笑就好的综艺节目逗自己玩。 今晚是康熙都来完了睡意还没来,就想随便在迅雷上找一部电影催催一下睡意,无聊沉闷无所谓正好当枕边片儿。 结果一看就看到了天亮…… 汤哥是来自一个不知道是不是杜撰出来的小国家的旅美游客,趁着他躺在飞往美国的航班中打盹的时候,祖国遭遇军事叛变主权易手,小汤哥一下飞机就成了无国籍人士,在纽约飞机场被及时的拒签了。小汤哥当时的状况和他之前在《孤岛余生》里一样尴尬,出不了飞机场,也回不了国。 小汤哥使出他在《孤岛余生》中鲁宾逊般的创造力和小强般的生命力,在机场里用你十辈子也想不出来的办法存活了9个月(是9个月吧……赶快写完睡觉去了,就不去查证啦),非但如此,还成了机场里的雷锋、情圣和赌神,拥有一座废登机口改装成的豪宅,一份很有前途的装修工作,一座金碧辉煌的喷不了水的喷泉和一众死忠的fans团等,如果再给他半年的时间,我绝对相信他可以在纽约机场里为他的祖国复辟。 说实在的,这部片能让我一直看下去,其中一个原因大概是因为它和台湾的综艺节目很像,“梗”(大陆叫包袱)超多超好笑,而它没有成为经典的原因大概也正是因为落入这种了大众喜剧片的套路。 但套路是套路,好笑还是非常好笑的。不然综艺节目怎么那么多人看啊。 看完片子后我马上就上豆瓣找了影评来看,清一色都在说片子阐述的是“等待”,人生就是等待,一票人的等待之类的……好吧,我承认,我对这个主题并不感冒。 感动到我的是小汤哥成为机场地勤之王的阳光历程。 如果你突然间没了国籍被困在异国他乡的一个机场里,语言不通,进退两难,你会怎么办? 如果你被炒了鱿鱼,银行账户清零,手机卡里连个打电话叫家里支援的费用都没有,你会怎么办? 当你连一个新疆大饼都吃不起的时候,你如何设法邀请心仪的辣妹陪你一起共进意大利红酒晚餐? 如果你是一个每天为了能不能上班准时打卡而烦恼的白领,突然把你扔到了青藏高原那样的驴友圣地,你是会从容的跳舞哼歌还是玩命的在稀薄的空气中搜寻手机信号给老总打电话请假? …… 小汤哥的人生随着祖国主权的沦丧而得以开启另一块堪称诡异的舞台,你我的人生又得需要怎样的理由才能让它崭新如初? 是的,崭新如初,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疲惫与狼狈,逐渐老态又不见起色,日复一日千篇一律,无聊与无奈仿佛已成定局。 然而即便人生有多不如意,有多沉闷,也没有多少人有勇气去打破这个闷局——这样的麻木和弱小似乎才是人生最大的悲哀。 小汤哥让我看到了重新来过一遍的人生并不是没有可能:只要你肯去为了一个汉堡包在机场里打杂赚钱,只要你肯为了与心爱的她共进晚餐而去做装修工人,只要你肯为了实现父亲的夙愿在机场里睡9个月的候机椅……只要你是为了你心底真正想要真正热爱的东西去生活,脱掉白领的西装银行家的领带,你过得会比现在更加快乐。 有多少人生,可以重来。 ——关于这个主题,这篇文章只是一个引子,看到这里的你,我们会让你看到更多的意想不到:)

     4 ) 关于信仰,关于坚持,关于生活与生命态度的电影。

    作者:王小叶儿 关于信仰,关于坚持,关于生活与生命态度的电影。 当悲剧骤然侵袭,他没有悲伤失望,而是选择乐观地生活。 当诱惑摆在他面前的时候,他竟然没有丝毫犹豫。 于是我才明白, 只有动摇过的人才会有所谓选择, 他从来都没有过思考和选择, 他只认那一个理,他要回自己的国家。 他热爱自己的国家, 不是用嘴,而是用行动。 他也有过爱情,尽管是昙花一现, 但是对他们彼此而言,这都并不是一个没有意义的邂逅, 他们注定将在彼此的生活中留下印记。

     5 ) 高龄小三的爱恨情仇

    故事的主角是凯瑟琳泽塔琼斯饰演的39岁高龄的小三。小凯同志傍上大款,却争不过大奶,过着凄凄惨惨艾艾怨怨的生活,每天以更新博客和读安妮宝贝的书度日。39岁,如果是当国家元首就很年轻,但是对于小三而言,就有点太大了。我认识的小三没有超过29的。

    后来,她决定不能再这样了。她要离开大款,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爱情。然后他就遇到了小汤同志。小汤同志有一颗火热的心,但是没有钱。几经来回,小凯同志终于还是发现,爱情是个屁,穿高级西装的男人才是她想要追求的。

    小凯同志在小汤同志的悲恸的眼神注视下离去,在纽约的漫天飞雪中回眸一笑,显然是在已婚成熟男人的滋润下又焕发出了光彩。这浓墨重彩的最终一笔烘托出了本片的崇高主题:

    小三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6 ) 伟大的同情

    老头Gupta操着印度腔英语说,今天有个英雄挺身而出,“No one dies today!”,然后第二天,机场所有的地方都贴上了维克多右手的影印。这是影片最感人的情节。
    “同情心,是这个国家之所以伟大的原因”,老机场负责人意味深长地对即将接班的Frank说出了影片的核心。
    或许“同情”并不是最准确的翻译,“同情”有时候意味着怜悯、同病相怜,但是影片中的同情,指的应该是真正的关心、理解、阅读彼此的灵魂。
    Gupta,一个讨厌的印度老头,没有人知道,他刺伤了一个坏警察,偷渡来到美国后,整整做了23年清洁工……
    负责签证的黑人女孩,每天的工作只是机械地在不同的护照上打戳,红色的护照或绿色的护照;红色的戳或绿色的戳……没有人知道她也喜欢歌剧,只是买不起门票;
    开餐车的Enrique,一个墨西哥后裔,没有人知道等着一个机会向暗恋的女孩靠近……
    美女空姐Amelia,从18岁到39岁,等着男人的一个承诺;没有人知道她之所以总是住酒店,为的就是男人的BP响起时,能够随时打包起身……
    维克多来到之前,没有人试着去了解他们。
    他给予了他们所需要的“同情”,阅读着他们心底一个个的故事。
    然后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Enrique收获了美妙的姻缘;
    Amelia得到了真正的爱情,正视了属于她的命运;
    Gupta找回了失去多年的勇气,唐吉坷德般冲向飞机,他发现自己在这个机场已经呆够了。

    我不由得想起了“春园”中卖唱的歌女,年复一年表演水上芭蕾的女孩,也许一个过路人的淡淡的“同情”,就能改变他的一生。即便她们象Amelia那样继续着原来的人生,也会带着不一样的心情,走下去吧。
    影片最后,收到拦截命令的机场警察们,一字排开,挡在维克多前面,当我以为警察将阻止维克多入境时,带头的警察脱下了他的外套,披在了维克多的肩上,“外面很冷,你用的着它”。
    Frank下了愚蠢的命令,因为他忘了,机场的警察也是有色人种,薪水微薄,维克多的“同情”同样感染了他们。
    他其实并不想从“美国”拿走太多东西,只要一张老爵士乐手的签名,他父亲生前收集了56张,还差一张,仅次而已。

     7 ) [影评]幸福终点站:四大叔的全球化

    看这部片子是在元旦假期。写这篇影评则是要到了春节假期。这部电影计有15人次向我推荐——仅仅是一部2004年的片子,便已然在某些意义上成为了经典(比如新东方)。这15人次中,多半都会惊叹地问道:“你竟然连《幸福终点站》都没看过??”当然在我看了片子之后才深觉,在大学生这个趣味比较同质化的群体中,这部片子显然具备了一切成为经典的要素——前可追《阿甘正传》,后则可说到《士兵突击》。至于导演,事实上很多向我推荐这部片子的朋友并不知道这部片子也是出自斯皮尔伯格之手。无论是把他叫做斯大叔还是四大叔,斯皮尔伯格作为品牌的效应其实还是很明显的:尽管有可能不知道这部片子导演是谁,但是斯皮尔伯格便是影片的质量保证。

    于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汤姆·汉克斯蜀黍在表演单元各种挑战极限,一个固执的金牛男的形象被他演绎的活灵活现,虽然仍然是某种意义上的傻,然而维克多这个形象作为“镜子”的意义,大约相当于阿甘之于美国历史,以及许三多之于中国人。我来判断一个人物是否具有镜像的意义,通常是看这个人物在提供明确代入感导向的同时,是否能引起一种“明确的尴尬”,换句话说,这个人物的处境和他处境下的作为,在观众设身处地的时候,是否能感觉到一种类似的“尴尬”情绪。比如维克多通过收集机场手推车而获得一点点报酬的时候,那种感觉便颇为符合我所谓的“尴尬”。事实上这也是编剧和导演所要做的重要工作之一——营造这种代入感,或者强化人物作为“镜像”的意义。

    说回故事,明显地,这是一个将“等待”极端放大的故事。这是常见的幻想小说的写法:给出一个设定,为这个设定找一个理由,然后讲一个正常的故事。事实上在我看来,《幸福终点站》故事给我的感觉,与张艺谋的作品颇为类似,而路数上则是极为规范的好莱坞故事结构,并且保证政治正确。事实上说它一句看了开头便知道结尾也不过分,然而我们还是看的津津有味,除了汤姆蜀黍精湛的演技和大美女泽塔琼斯之外,还有很多东西是值得说道的。

    比如,我们可以把这个故事读作一个有关语言学的故事。语言的学习事实上是人出生和成长的隐喻,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幸福终点站》当然是一个成长故事,它具备成长故事所有的要素和角色——最明显的是有关朋友和敌人,以及爱情。当然,故事事实上也是走了一个颇为张艺谋式的结尾,但放在成长故事的套路下,英雄-英雄的命名这个基本结构还是很容易看到的。

    再比如,就所谓全球化这个问题来看,这部电影显然是非常值得关注的一个文本。维克多的母语的原型是保加利亚语,而Krakozhia这个虚构的国家的指向也是颇为明显的。在机场这样一个最适合作为全球化表征的“飞地”上,除了东欧裔的男主角,聚集了美国各主要少数族裔的代表:黑人、印第安人、拉丁裔以及印度移民,而大反派则是美国白人精英阶层的代表,同时,美女也是一名白人。在这幅错综复杂的图景之中,机场的空间构成——闪烁的航班表,各大国际品牌的连锁店也在进一步将全球化作为视觉呈现显现出来。事实上,这又是一个与冷战终结、资本主义阵营胜利之后的世界格局相关的故事。作为胜利者的美国,当然有资格对失败一方的苏联-东欧阵营进行各种审判式的想象。Krakozhia发生着军事政变和“人道主义灾难”,这一事件可以迅速导致美国政府与Krakozhia政府断交,却并不能给出维克多一个哪怕是想象性的解决,只有等待。即使我们不再纠缠这些东西,单论维克多来美国的原因——完成父亲的遗愿,收集伟大爵士乐手的签名。而爵士乐这一堪称美国土产的东西,在维克多父亲的年代该是承载了怎样的一种对于“美国”和“自由世界”的想象?维克多的父亲是“在报纸上看到”了那张照片。然后就有了这个心愿——哦,这是怎样的一个心愿啊。该是多么自我感觉良好的美国人才能把这个“心愿”作为全片的支撑?不过其实这些都不重要,因为这是一部足够全球化的影片,它处理的是一些“人类”的共通经验,比如等待,比如生存,比如,承诺。

    所以这部片子还是要我们四大叔来拍,只有他有能力有魄力在拍这样一个看似小成本的喜剧片的时候,在摄影棚里装四架电梯,搭50多家品牌连锁店,在我们面前凭空建造一个机场。我倒是以为,05年奥斯卡上,连影帝提名都不肯给一个确实有点苛刻。当然这部片子在技术方面几乎无懈可击,然而说到底,这毕竟是一个我们不能日常经验到的事件,电影作为镜子,在某些人那里,它终归只是一面哈哈镜。

    http://www.mtime.com/my/yinxiang/blog/910992/

     8 ) 《幸福终点站》经典台词

    1.我一直在等一通电话,等了七年……我知道快了,维克多,所以我才无法斩断情丝,所以我住在宾馆里,行李整理好,随时准备离开,以免他周末想要见我。没错,我一直等了一辈子,就是不明白究竟为什么。 2.Everybody is waiting. 每个人都在等待着什么。 3.你知道拿破仑给了约瑟芬什么结婚礼物吗?是一个金匣子,他在里面刻了字“命运”。 4.她简直是我的梦中情人,弗兰克,她简直让我魂牵梦绕。 5.我指名要你来接替我的位子,从现在开始,你将是这个机场的首席人物,就等华盛顿那边的任务书了。

     短评

    太好看了……五星都嫌少

    8分钟前
    • 理想多钱一斤啊
    • 力荐

    “Viktor终于明白,这个世界不是按他自己的方式前进的;身处其中,只有为自己挣个好生活。”

    13分钟前
    • 张恩勾
    • 推荐

    hanks真棒。。。一個人在機場如何度過一年,還是爲了家人

    16分钟前
    • 小鹿斑比
    • 力荐

    “你没有如期归来,而这正是离别的意义。”五星都不够的好电影。一个好的故事,就是这样,内核足够坚实,情绪逐渐爆发,人物的一举一动不唐突,有温度。而坏的故事,就是内核虚空,拿句子和旁白来凑。相较之下,高下立判。

    18分钟前
    • 赫恩曼尼
    • 力荐

    观影心理历程:这是喜剧片!我错了...这是浪漫喜剧片!我又错了...这是鸡汤片!我还是错了。没有落俗。探讨了很多高于爱情的东西,甚属难得

    19分钟前
    • 爱幻想的小孩
    • 力荐

    有点过于戏剧化了,像童话故事。夸张了些。男主角明摆着是被塑造成一个聪明的人,可是影片中感觉就像阿甘啊。傻B又不傻。大智若愚的夸张。为了一个承诺,故事很美,很激励人。PS:男女主角最终没有挣脱世俗在一起啊。电影名可以改为幸福等待吧

    21分钟前
    • 大魔王
    • 推荐

    人不是规则,有时候你需要学会同情。刻在盒子上的Destiny.古普塔冲向飞机的那一刻给我哭伤了…

    22分钟前
    • Moonbird.
    • 力荐

    这片子和阿甘正传一样经典 人性的美丽啊

    27分钟前
    • 冬贝与9-13刺青
    • 力荐

    温馨。有爱。有味道,值得人们手捧一杯热咖啡在雨天细细品味的电影佳片,讲述了一个男人在异国他乡的候机室成长学习的童话故事,影片所有的元素都恰到好处,一切都在不愠不火中达到电影的极致,然后观众的感情在最后得到最大的宣泄和舒张,大爱汉克斯!

    31分钟前
    • 方枪枪
    • 力荐

    汤姆汉克斯演这种大智若愚的角色真是天然有说服力

    34分钟前
    • 北家
    • 力荐

    我在维克多身上看到了阿甘的影子~~

    37分钟前
    • 战国客
    • 推荐

    【A+】虽说本质上还是“点子优先”的斯皮堡式美国梦童话,仍然在艺术创作中过于讨好观众而脱离尘世生活。但即使在这种浓情于水的商业氛围之中我们依旧可以一睹斯皮尔伯格那高深莫测的导演功底:一比一的航空楼摄影棚搭建,内部影像空间利用最大化,背景“控制——无意识”的演员调度。对于导演而言,这就是一个从内部窥视的“后窗”式空间,或者说,在这个空间的背景下将其赋予“美国——纽约——世界”所集合而成的小型社会体系。从这个层次上来说,斯皮尔伯格终于算是重现了好莱坞的摄影棚黄金时代,也在空间的构建上终于达到前辈希区柯克、库布里克的水准。毫不夸张的说,斯皮尔伯格,就是当下好莱坞所有时期的精华所在。

    39分钟前
    • 思路乐
    • 力荐

    亲爱的,有时候幸福需要等一等。

    40分钟前
    • stranger17🎐
    • 力荐

    人不可妄自菲薄,人应当勇敢、坚强、坚定、乐观、积极、向上的活着。

    42分钟前
    • 我坏故我在
    • 推荐

    等待让人生更加丰厚和充满期待,人生由无数等待组成,等待迟来的班车,等待一次机遇,等待成功,等待老去,等待死亡。幸福没有终点站,只要活着就总会有好事发生,在逆境中仍然活的如鱼得水才是一种境界。

    46分钟前
    • 狷介有乌青
    • 力荐

    我差点以为Tom Hanks是智障,但他其实是不抱怨,他踏实,他愿意等待。

    47分钟前
    • A-sun*
    • 推荐

    我希望自己有朝一日也能成为像汤叔扮演的维克多这样大智若愚,古道热肠之士。一部阿甘,一部幸福终点站,像是两碗再温润不过的心灵鸡汤,笑到流眼泪哭到喉咙疼的观影体验足够治疗一切疑难杂症。

    48分钟前
    • 我是大皮哥
    • 力荐

    太好看了,欢笑过后大大的感动。

    50分钟前
    • mon babe
    • 力荐

    能让你笑着感动的片儿。很励志。

    53分钟前
    • 米姐起飞
    • 力荐

    据说本片有真人原型,那哥们困在巴黎机场,不过被催的是困了15年,而且没有凯瑟琳泽塔琼斯这样的美女赏识。

    58分钟前
    • 半日光辉
    • 还行

    Copyright © 2023 All Rights Reserved

    电影

    电视剧

    动漫

    综艺